香港故事|香港陶艺家:巧手捏得牡丹开
新华社香港8月6日电题:香港陶艺家:巧手捏得牡丹开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黄茜恬
一团瓷泥、一双巧手,经过10多道工序和1300度高温烧制,在12个小时的升温与12个小时的降温后,一朵栩栩如生的陶瓷牡丹花“绽放”开来。这一“妙手生花”的本领方寸间见功力,细节令人叹为观止。
“古人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爱花的我,希望运用现代技艺,用泥土守护花朵永恒的美。”香港陶艺家王俊贤说。
香港陶艺家王俊贤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7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申 摄
由形塑神的陶瓷花
王俊贤对陶艺的热爱源于童年:“我祖父母家在新界有一个巨大的花园。有时候我会和奶奶沿着小路寻找鸭蛋,每周还会从地里收获成熟的蔬菜。我喜欢在泥里玩,用泥土捏塑不同的形状。”
大学毕业后,王俊贤成为一名园艺设计师。一次出国交流期间,他在欧洲古堡里被一个花瓶上的陶瓷花深深吸引,童年时用泥土捏公仔的快乐回忆随之被唤醒。
“我当时想,古人仅凭传统工艺就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瓷花,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该如何改良技术,使陶瓷花花瓣变薄且不反光,令花朵不仅美,而且‘真’?”王俊贤说。
回到香港后,他拜师学艺,学习岭南陶艺文化,并查阅大量古今中外有关陶瓷的典籍,试验各种技法和配方……渐渐地,他发现传统制瓷方法会上釉着色,这样一来花瓣就会变得厚重且反光。他尝试把陶瓷釉药加进泥里制花,这一改变使得陶瓷花瓣不仅不反光,而且薄似蝉翼,边缘处的褶皱如有“东风剪裁”之感。
他还使用含有高岭土的瓷土制作,烧制温度可达1300度,堪比火山岩浆,从而烧造出瓷花的晶润透光质感。靠着精湛的技艺,他让每片花瓣都呈现出风向, 做到以动衬静的效果,实现了从“形似花”向“神似花”的转变。
王俊贤对传统工艺的创新,让陶瓷花焕发出“生命力”。“每当我把作品带到国外展览时,很多观众都分不清真花和陶瓷花,纷纷点赞中国风的陶瓷艺术。”他说。
香港陶艺家王俊贤在现场展示如何制作香插(7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申 摄
把唐诗宋词“藏”进陶瓷牡丹里
古人说“世人甚爱牡丹”。在所有花中,牡丹也是王俊贤最钟爱的花卉。
“牡丹是我们的国花,可惜牡丹是喜凉植物,较耐寒而不耐湿热,香港气候炎热,不适合种植,所以很多香港市民没有机会欣赏到牡丹的雍容华贵。”王俊贤说,香港的爱牡丹者大多只能去花店买几枝来插花,花期仅有两周左右。
这让他在创作时多了一种使命感——“我想以陶瓷为媒,让牡丹在香港‘绽放’,也让更多香港市民领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意境。”
为了更好塑造牡丹这一“花中之王”的绝色,王俊贤常常从唐诗宋词里寻找灵感。
“小时候,妈妈送了我一本《宋词三百首》。从小喜爱背诵和品读诗词歌赋,中华文化的种子在我身上悄然生根,并对我现在的创作产生巨大影响。”他说。
牡丹从唐代开始流行,大量文人墨客为其作诗。王俊贤说,古人用极为精炼的语言去描摹意象,寥寥几笔就可传神,美丽的诗句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比如,在给陶瓷牡丹上色时,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中提到牡丹四大名种:姚黄、魏紫、赵粉、欧碧,就让他豁然开朗;在捏造牡丹形态时,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让他茅塞顿开。
如今,随着陶瓷技术发展,世界各地的陶艺工作者纷纷创作各式各样的陶瓷花。谈及自己的创作特点时,王俊贤说:“我的陶瓷花里‘藏’着唐诗宋词,这让它们不仅是普通的工艺品,更是中华文化故事的‘诉说者’。”
香港陶艺家王俊贤制作的陶瓷牡丹花薄似蝉翼(7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申 摄
让牡丹“开”进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王俊贤的陶瓷花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先后被多家国际知名品牌收藏。他还把自己的作品带到比利时、荷兰、捷克、克罗地亚、新加坡、日本等国展出,分享作品背后的故事。
今年7月,王俊贤携作品亮相香港重要文艺盛事——法国五月艺术节。由他策展的“绮丽浮华:法式中国风”视觉艺术展大受观众欢迎。
他说,18世纪时,由于关山阻隔,当时的法国人只能想象中国的优雅生活方式。“所以,我便以盛开的陶瓷牡丹、茶叶、丝绸、东方绘画等营造了一个18世纪的法式花园, 并以近百朵青花牡丹展示中国风对欧洲文化和现代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王俊贤说自己有两个梦想,通过展览向世界展示陶瓷文化就是其中一个。
“我相信陶瓷艺术品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他希望借助这些机会,向世界讲述绚丽的中华文化故事。
他的另一个梦想,就是将陶瓷花制作的手艺分享给更多人。他说:“我想让陶瓷牡丹花‘开’进寻常百姓家。”
为此,他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坊,传承手艺,分享心得。工作坊每次都报名满额,至今已有超过3000人学习。
“这一节课,我们要做的是姚黄牡丹,这是一种牡丹的名贵品种。古语有云‘人谓牡丹花王,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乃后也。’大家不必担心自己做得像不像,因为牡丹流行的品种不胜枚举,所以不论做成什么样子,总会像一个品种的……”
每次课程,往往都是在王俊贤严谨又不失幽默的讲述中开始。
“很多人做完陶瓷花后告诉我,他们非常希望从陶瓷开始,更多了解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王俊贤说。(视频记者:张一弛、梁嘉骏、许淑敏、黄茜恬)
关键词:
上一篇:宇智波反撃(关于宇智波反撃简述)
下一篇:最后一页
- 华为:F5G+X,筑基行业智慧未来
- 中信设计熊慧:F5G全光网大势所趋,让建筑更绿色、更智能
- F5G使能智慧建筑高质量发展,助力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
- 保定爱情广场全国首家汽车主题购物中心蓄势待发!
- 女童不慎掉入20米深井 18岁小姨三次下井成功营救
- 西安3个区域12月28日起每日开展全员核酸 官方提倡民众居家健身
- 浙江乐清一核酸检测结果异常人员 复采复检为阴性
- 浙江本轮疫情报告确诊病例490例 提倡“双节”非必要不出省
- 西安警方通报6起涉疫违法案件
- 西安新一轮核酸筛查日检测能力达160万管
-
吉林查干湖冬捕启幕 头鱼拍出2999999元
中新网松原12月28日电 (石洪宇 谭伟旗 薛栋栋)中国查干湖第二十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28日开幕,数万名游客现场直击鱼跃湖面的盛况。
-
甘肃中药炮制师研习古法30载:掌心留痕,翻烂资料书
中新网兰州12月28日电 (张婧)从事中药饮片加工技艺30年的张良,右手掌心有一条老疤痕,“20年前跟着老师傅学习中药材性状鉴别,传统方
-
广东启用涉疫风险人员排查12320专号
中新网广州12月28日电 (记者 蔡敏婕)广东省28日正式启用涉疫风险人员排查12320专号。即日起,涉疫风险人员来(返)粤前可在“粤省事”
-
武汉协和医院开设互联网儿童医学中心
中新网武汉12月28日电 (聂文闻 彭锦弦 陈有为)记者28日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协和医院”)获悉,该院在湖北省首
-
四川:力争三年完成638个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
中新网成都12月28日电 (杨予頔)28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发布消息称,近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印发了《四川省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
-
不同养老模式共同推进 提升老年福祉 让老人享受“温暖夕阳”
我为群众办实事 | 不同养老模式共同推进 提升老年福祉 让老人享受“温暖夕阳” 央视网消息:近期,各地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
-
各地创新举措 把实事办好 把好事落细 温暖民心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各地创新举措 把实事办好 把好事落细 温暖民心 央视网消息:近期,各地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
-
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发生3.3级地震 震源深度13千米
中新网12月28日电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2月28日15时14分在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北纬43 37度,东经82 65度)发生3 3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
-
2021,比个心吧!
-
高风险岗位人员出行,会受到限制吗?
【两节防疫提示】高风险岗位人员出行,会受到限制吗?
X 关闭
西安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0例 详情发布
广东最低气温跌至-6℃现冰挂 部分道路及海上交通受影响
“2022科学跨年系列活动”启动 提高公众对科学类流言“免疫力”
珠科院多举措助力大湾区抗旱防咸保供水
只为那片美丽的云顶 河北一“守峰人”海拔2000米驻守12载
X 关闭
宇智波反撃(关于宇智波反撃简述)
【52“拼”向未来】以竞技助经济,大运会带动成都消费热潮
河南汝阳:收获“水果红薯”
涉嫌敲诈多家食品企业牟利,这伙人栽了
农林牧渔行业今日净流入资金1.24亿元 金健米业等14股净流入资金超千万元